铜牛韧中心党支部学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讲话精神

2024-02-28 15:26
2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北京铜牛韧性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党支部于11月3日上午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我认识到了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知道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为民族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学好民族故事,积极宣传民族故事,与各个民族团结一心向前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党支部书记 刘洋


图片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需要我们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时刻向党看齐,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心钻研、厚积薄发,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支部党员 周静


图片

图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身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建设等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支部党员 彭亚军


图片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把其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激发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综合素质,把握机会,勇往直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支部党员 许向雨


图片

图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支部党员   吕桂林




图片


图片

北京铜牛韧性应急救护促进中心

是专注于应急救护领域培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红十字会

中心以提升公众的生命韧性为目标

倡导“在生活中学习、在身边的空间内学习”

将个人应急救护学习融入生活场景

满足公众身边的救护需求